论坛首页 注册 登陆 搜索 最新帖子 热帖 网站首页   
论坛版块新想法,新方法,及新理论 → 当前帖子
题目:科学家将在分子水平上模拟人脑 用软件支持运行   回复: 0   浏览: 957
心情:   作者:白云松涛   时间:2011/6/24 17:17:37   序号: 467
科学家将在分子水平上模拟人脑 用软件支持运行
2011-06-23 10:24:16 来源: 网易探索 

据英国《每日电讯报》6月22日(北京时间)报道,最近由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领导的一个“人脑项目”,计划到2023年左右,在分子水平上完成人脑模拟,用软件而不是血肉来支持其运行。该研究将在欧盟13个研究院的协助下进行。

人脑具有的能力是任何机器无法比拟的,其耗能只相当于一只30瓦的灯泡,却能学习、思考、预测行为结果、自我表达并理解他人的话。本次项目负责人、以色列籍南非教授亨利·马克拉姆指出,全世界有1/4的人口受到各种脑疾病的影响,而由于大脑过于复杂,导致药物研发成本居高不下。且全球约有20万名科学家在分别研究大脑的不同部分,产生了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。

“人脑项目”的目标是要建造一个工具,把这些研究项目都转到一个和人脑一样的模型中,用真实的数据实现高度仿真模拟用以指导实验。

过去6年来,马克拉姆都在对其提出的名为“蓝脑”概念进行论证。他的研究小组2008年时造出了第一个微电路,可模拟1万个大脑皮层上的脑细胞单元。目前,“蓝脑”已能模拟约36万个神经元,这相当于小鼠脑中一个脑功能区的大小。然而要模拟人脑,还需要制造约1000亿个神经元。


虽然数字庞大,但研究小组已掌握了建造大脑的两个关键点:一是确定大脑结构的规则,这依赖于多种类型的神经元;二是神经元相互作用的功能规则,神经元通过脑电路的方式相互作用,这一规则并不随细胞数量的增加或小部分损坏而改变。这两个规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即使每天失去1万个神经元,仍然变得越来越聪明。

另外一项发现是,每个微电路都能自发形成一个活动节奏,称为伽马震荡波。科学家认为这是整个大脑相互作用的特有特性,能产生统一的认知甚至意识。

马克拉姆说:“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微电路就是意识,但它的确能自发产生这种浮现的性质。利用‘蓝脑’模型,我们能系统地研究这些震荡波背后的机制,并进行虚拟预测实验,计算出现实中执行哪种方案最优。”(来源:科技日报)

(本文来源:网易探索) 责任编辑:NN050

没有回复帖子
首页  |   上页  |    下页   |    尾页    总页数: 当前页:
回复帖子
心情
插入
上传
内容
  (本论坛游客不能发帖子)回复帖子

Copyright  2009-2025  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  Asia-Pacific Office: asia-pacific@iaees.org   Link  Last Modified: 2025/5/14